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

走出M型社會?富豪的成功要訣

最近幾年常常見到報章報導有關「M型社會」的現象。

所謂的「M型社會」,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,富者在數字世界中,大賺全世界的錢,財富快速攀升;另一方面,隨著資源重新分配,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,而淪落到中下階層,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,在中間這塊,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,跟「 M」的字型一樣,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,左邊的窮人變多,右邊的富人也變多,但是中間這塊,就忽然陷下去,然後不見了。

香港回歸十八年,宏觀經濟的整體增長十分顯著,但在社會發展層面,全港呈現出人口年齡老化、男女比例失衡、貧富懸殊擴大這三大結構性變化,而這其中,又以貧富懸殊擴大尤為嚴重,「M型社會」已經顯現。

現今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,進入富豪的門檻愈來愈困難,怎樣才可以殺出一條血路(escape the rat race )?最好莫過於從過來人的成功經驗中尋找線索。


最近一美國財富研究機構 Spectrum Group 發表研究報告,訪問任何歲數、身家從500萬美元到 2500萬美元的富有人士(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),嘗試從中了解他們如何致富。受訪的富豪們大都一致認為「勤勞」、「教育」及「聰明投資」為他們的主要致勝之道:



而其次則為「節儉」及「承擔風險」,而「成功需父幹(inheritance / family connections)」只佔少數。其實上述的成功要訣正正跟筆者讀過的一本書<The Millionnaire Mind>(詳細請參閱小弟舊文:有錢人的思維)中提及的有錢人想法頗吻合。

「勤勞」最直接的詮釋就是努力工作,但是否光專注工作就是重點?筆者想深一層其實這應與另外兩點「教育」及「投資」一并去理解。筆者觀察很多成功的人中所謂的「勤勞」不止於工作層面,他們同時也好學不倦(筆者認為「教育」不止於學校),對自身工作專注以外更有興趣了解其他範疇的知識,比如社會政治、時事、經濟、歷史、科技、投資、甚至哲學等。當中所有領域都是環環相扣,比如經濟與政治息息相關,而歷史又會不斷重演,影響個人工作事業取態及投資決定。所以與其分開說「勤勞」、「教育」及「投資」,不如說富人會喜歡不斷「自我增值」。

另一方面,「聰明投資」也可以理解為利用槓桿原理,用錢生財,並利用複利力量加快資產累積。這不用多說,筆者已經在此前其他博文篇幅中提及無數次,而筆者亦相信高手們(止凡兄、財叔YC兄、以及其他富豪們)都是參透這道理而達到財務自由。在這「現金非王」的動盪年代,通脹持續高企,持有資產的人士才有望衝出「M型社會」的瓶頸,不致於被困於牢籠。

「節儉」亦不用多說,理財不分多與少,量入為出很重要。「承擔風險」則可圈可點,有云「富貴險中求」,不是叫閣下承擔風險去做犯法的事情,而是勇於嘗試新事情,這與創業精神(entrepreneurship)有著直接的關係 。創業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舉動,成功的創業者能踏入富豪的門檻理應毫無懸念。

從最近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可見,自1997年回歸後,香港收入最低及最高的住戶數目雙雙增加,中等收入住戶比例卻逐年萎縮,家庭收入差距顯著走向兩極化。由此,越來越多的香港人感覺他們未必可以留在原有中產階層之時,社會怨氣漸漸積累,漸漸滋生更多的排斥和社會矛盾,危及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。如何扭轉香港中產階層向下流動的趨勢?難道真的指望香港政府對上述情況制定政策打救?還是自救比較好?相信讀者可自行判斷。

祝願各位都能離開「老鼠籠」,Escape the Rat Race。

Enjoy INVEST Enjoy LIFE

4 則留言:

  1. 塘人對"勤勞"和"節儉"有些少意見;

    "勤勞"應該不等同埋首苦幹, 反而是應該是努力在會令財富增加的事情上; 這就等同想身體好就要努力在做運動和選擇飲食, 而不是努力在節食和訓在梳化睇電視

    "節儉"不能過度, 而要有時要滿足一下自己, 不然就會因為心理不平衡而反彈;就等同一個餓很耐的人突然見到很多食物而失去理性地暴食, 最後因腸胃不能適應而死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同意塘人兄的睇法。小弟認為「勤勞」不是說好像牛一樣工作,而是要策略地增值自己。而「節儉」為量入為出,太過火會變成一毛不拔。

      刪除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